空姐超重停飞?新海航转型之路要解决的,远不止所谓“良好形象”……     DATE: 2023-11-30 09:04:21

原标题:空姐超重停飞 ?新海航转型之路要解决的良好形象,远不止所谓“良好形象”……

近日 ,空姐海南航空要求“空姐超重10%立即停飞减重”的超重规定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今年6月初,停飞海南航空向其客舱部的新海型空中乘务员发布通知,对乘务员进行“关于专业化形象的航转筛查和管控揭示”,超出标准体重值10%的良好形象女性乘务员将“立即停飞减重” 。网友们关注的空姐焦点落在了政策是否合理 ,有媒体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 ,超重部分甚至得到了属于违法行为的停飞回复 。

对此 ,新海型海航的航转部分人员对媒体的解释是“不针对女性”“为提升公司的形象”。海航的良好形象发展策略目前转向了全服务型  ,而此次新规的空姐发布,可以看做是超重海南航空在转型之路上的一项具体举措 。

海航此次为何要转型 ?对于疫情期间破产重组的海航来说 ,疫情之后的民航业的复苏能否给海航带来新的希望  ?转型后的海航又将如何发展 ?

#破产重组 方大注资

2021年破产的海南航空,在疫情前的2019年还曾经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排行第二,集团资产曾经达到数万亿 、年营收超6000亿  。为何短短两年内 ,海航就因债务压力不得已申请破产重组 ?

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  ,中国民航行业在疫情期间亏损额近4000亿元 。航空产业受到重创,一直面临停飞问题。当然  ,这不仅对海航集团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冲击 ,整个中国航空业也面临着重大的损失。

首先受疫情的影响,中国民航行业在疫情期间亏损额近4000亿元  ,海航也受疫情打击惨重。海航的破产离不开疫情的缘故,但疫情仅仅是一个“导火索”,实际上 ,海航从民企第二到破产重组 ,或许在2018年就早有征兆。

海航最初是一家地方国有企业,于1992年完成股份制改革 ,转为私营企业。自2006年以来,海航一直不满足于航运主业 。2008年 ,海航确立了航空 、旅游  、商业等多个业务板块 。

然而拓展这些领域需要大量的资金,为节省时间,海航采取贷款模式,不断融资借贷,随之迅速扩张,顶峰时期仅用两年时间就花掉了5600亿。投入越多,海航规模也随之扩大。从海航集团的资产规模可以看出其发展速度 ,2004年净资产仅为14.29亿元  ,到2016年达到1.2万亿元 。

展开全文

这种激进的发展模式,也带来了弊端 。2017年,国家出台政策,银监会要求境内各大银行开展境外并购风险,海航的债务问题被摆上台前  。

图源网络

面对高达7500亿元的债务,董事长陈峰也无能为力,即使卖掉了部分飞机 ,最终海航也未能逃脱“破产重组”的命运

可以看出,中国第二大民企最终破产的缘故,除了疫情之外 ,还因而其自身发展模式给企业带来的伤害,过度依赖贷款,缺乏企业独立性 。

图片来源 :同花顺

由于海南航空有着多张航空牌照等核心优势,海航的管理权于2022年让渡给了方大集团。2022年12月8日,海航发布公告,其航空主业的经营管理实际控制权利已经正式移交方大集团。*ST海航控股股东也变更为方大航空,方威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海航也因此避免了退市的风险。

#遗留问题难解 挣扎中转型

虽然避免了退市,但海航的债务问题仍是摆上面前的一座大山。

2023年5月,有媒体报道,目前新海航在并购贷和救助贷方面仍旧难突破 。其核心缘故是高负债率加之留债协议等历史遗留问题迟迟无法得到解决,使得各大银行的支持在内部程序上存在障碍 。

海航发布2022年财报数据显示 ,截至2022年底 ,其资产负债率仍高达99.67%。

为了扭转资不抵债的局面 ,大股东辽宁方大集团通过瀚巍投资在去年12月底关账前,向海航注资108.70亿元 ,从重整时410亿真金白银注入到百亿定增 ,帮助海航控股将资产负债率从108.86%降低至99.67%。但是,由于负债率过高 ,海航仍面临融资难的窘迫局面。

除了资产负债率问题,海航还有留债协议无法落地等历史问题。

图源网络

原海航集团100亿元救助贷款 ,由于留债协议受地方小股东反对,协议落地挑战重重。据了解,虽然方大集团和新海航一直在努力沟通协调解决 ,根据重整方案如期支付数亿元的利息 ,但迄今为止,小股东、各大银行仍在相互博弈,此事仍未得到彻底解决,对海航后续的发展造成阻碍 ,也成为了未来海航融资发展的障碍 。

去年5月,国务院增加民航应急贷款额度1500亿 ,包括国、东、南在内的航空企业均受益,但重整后的新海航在贷款额度已获批的情况下,由于不满足放款条件 ,并未实质获得此项政策支持,海航也因此错失了机遇。

如今,方大和新海航都已伤痕累累 。

由于仍面临着重大的财务压力,海航也在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一年前的时候,海航刚刚明确加码“廉价航空”,仅仅过了一年,就又彻底调头开展“高端服务”。

频繁转型的背后 ,也是海航在寻找新的增长路径。

#转型之路走得如何?

目前 ,新海航转向全服务正式定调。即提供完整的两舱服务(头等舱和商务舱) ,也为经济舱旅客提供例如免费托运行李额、机上免费餐食等等 ,相比之下的低成本航空,通常仅仅设有经济舱,行李额和机上餐食均需额外购买 。

近日,海南方大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统筹海航航空集团旗下境内11家航司,推出“飞行通”机票组合产品 ,以“买1送1返1”的创新产品形式,让旅客获得3倍价值权益。目前“飞行通”产品在海南航空App 、微信小程序上已同步开启线上公开发售 。

“飞行通”系列产品介绍

但与今年以来多家航司套票产品热销的情况不同的是 ,“飞行通”并不太受欢迎 。

截至产品发行后的三天 ,官方APP与微信小程序尚未出现售罄情况 ,而产品页面写着“数量有限 ,售完即止” 。

随着疫情结束,今年国内出行需求上涨带动机票价钱上涨。南航、东航、春秋等航司重新推出的随心飞产品 ,即便较疫情期间有所涨价 ,仍受到旅客追捧  。海南航空也曾在2月发售了2023年迎春版“自由飞” 。

不过 ,此次新海航推出的“飞行通”则与上述主流产品有所不同 。在海南航空关于飞行通的宣传视频中提到 ,该产品是“商旅出行的必备选择”。说明飞行通产品目标客群是公商务旅客,而公商务旅客本就是各航司贵宾会员的主要人群 ,已享有众多贵宾出行服务。飞行通产品以此服务为卖点 ,或许并没有太多吸引力  。

关于新海航未来发展。方威提出 ,2022年是新海航的整顿年 ,2023年是巩固年 ,明年是大发展年  。方威强调必定要按照国家的战略,按照法律法规,按照民航局的要求去发展,按照海航的制度 ,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去做 。

目前来看,新海航的转型之路还在刚起步和探索的阶段 ,后续能否在民航行业整体复苏的情况下有新的机遇  ,还待进一步观察 。

搜狐旅游将持续保持关注!